经验交流:四十载风华,镌刻岁月荣光 —— 浮梁县老体协两本书籍诞生记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特殊的节点,承载着厚重的记忆与荣耀。2024 年,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浮梁县老体协也迎来了它的 40 岁生日。当春雨如丝,大地复苏,万物在蓬勃生机中开启新的征程,浮梁县老体协的成员们,却仍沉浸在过去一年那满满收获的喜悦里。为了纪念这个意义非凡的时刻,浮梁县老体协精心策划,开展了“八个一”系列活动,而其中编纂出版的两本书籍,宛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在活动中熠熠生辉。
精心谋划,开启记忆工程
2023 年底,在江西省纪念省老体协成立 40 周年座谈会上,浮梁县老体协主席朱爱民作为代表出席并作典型发言,浮梁县荣获全省老年体育综合工作先进单位。这份荣誉,不仅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开启新征程的号角。朱爱民主席满载荣誉归来后,第一时间传达了会议精神,并将 2024 年的工作重心确定为围绕县老体协成立 40 周年系列活动展开,这一思路也被郑重地写进了当年的工作计划。
新年伊始,几次主席办公会都将如何开展纪念活动列为重要议题,大家各抒己见,广泛征求意见。2024 年 4 月 20 日,一场专题研究会议整整开了一上午,最终确定开展 “八个一” 系列活动,其中编纂两本书籍成为重中之重。一本要聚焦 40 年来的组织发展史,像一位忠实的史官,记录下发展的每一个足迹;另一本则要展现 40 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用生动的画面和文字,展现老体事业的蓬勃风采。会上,编委会迅速成立,两本书的主编也被指定,完成时间明确为 8 月底,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记忆工程就此拉开帷幕。
任务下达后,在主编的牵头组织下,两书的编纂思路及方案迅速出炉。组织史以人为主线,力求全面真实地理清 40 年来县、乡(含县直部门)、村三级以及直属队伍的组织发展脉络,将历任班子成员的信息完整呈现。画册则以事为核心,全面精彩地展示 40 年来浮梁老体事业在各个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2024 年 6 月 13 日,县老体协将全县 16 个乡镇、24 个县直单位的老体协主席,以及 20 个直属队伍的队长召集在一起,专题部署 40 周年纪念活动。朱爱民主席对两本书的编纂提出了总要求,两位主编就编纂思路作了详细说明,并对史料、资料征集报送进行了具体细化分工。会上明确,这 60 个分设机构的负责人,都是编委会的成员,每一个人都肩负着编纂两书的重要责任,大家齐心协力,为完成这一光荣使命而努力。
呕心编纂,回溯光辉岁月
40 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浮梁县老体协的发展历程来说,却是一段漫长而又波澜壮阔的岁月。由于历史原因,浮梁县制历经多次变迁,1989 年才恢复现在的建制,其老体协组织最早可追溯到 1984 年蛟潭区老体协的成立。历经多任领导,多次搬迁,要还原这 40 年的发展历程,难度可想而知。
组织史的编纂,难在史料的征集。要求乡镇及县直单位一级必须将历任主席及班子成员和任职时间梳理清楚,不能有丝毫遗漏;村一级组织至少要把历届主席和现任班子理清。然而,现实困难重重,乡镇档案资料大多不全,成立老体协时间久,人事变动频繁,不少历任领导已过世,难以找到当事人;村一级组织的资料更是繁杂无序。面对这些难题,当大家在群里或电话里叫苦不迭,甚至有的乡镇以无从查清为由想要妥协时,主编们没有退缩。他们在群里鼓励大家,分享征集史料的思路、方法和格式,与大家一起想办法。对于难度较大的乡镇,采取一对一的指导方式,甚至上门指点。为了核对一个人名或一个时间,半夜电话沟通已是家常便饭。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基本框架逐渐理清,有针对性的补充和核实工作也相对容易了一些。60 个分支的资料陆续报送,面对海量且参差不齐、规格不一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主编们逐一梳理,将组织史的主要部分,以统一格式,分县本级、县直部门、乡镇、直属队伍四个部分,完整地呈现出四级组织从成立到编书时的发展轨迹,让每一个关心老体协发展的人都能清晰地看到其成长的脉络。
画册的编纂同样充满挑战,主要以图片资料为主,然而时间的洪流淹没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即便从有关记载中找到线索,要找到具体资料也如同大海捞针。画册主编首先要从大量的图片资料中,筛选出最具代表性和价值的图片,并整理出相应的文字说明进行补充。
图片资料的征集以 60 个基层单位为基点展开,却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方面,图片资料迟迟报不上来;另一方面,报上来的图片要么没有使用价值,要么清晰度不够。面对这些情况,主编们积极想办法解决。他们从浮梁县老体协的内刊《浮梁老年体育》以及其他途径留存在县老体协机关的照片中进行筛选;根据每个乡镇、县直部门和直属队伍的特色,列出单子,指导他们有针对性地提供图片;对于清晰度不够的图片,一对一指导重新发送;对于一些有代表性的图片,还进行了补拍。
经过不懈努力,结构完整、史料齐全的组织史样稿《走过四十年—浮梁县老年人体育协会组织史》顺利出炉,它见证了为浮梁老体事业砥砺奋进的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付出。样稿得到了县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亲自题写序言。同时,精美宏大、图文并茂的画册《瓷源茶乡夕阳红》也圆满完成,展现了浮梁老体组织40年来为浮梁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县政府主要领导十分关注,题写了序言,省市老体协领导也专门题词祝贺,这是对编纂工作的高度认可和鼓励。
精彩呈现,传承老体精神
8 月底 9 月初,两本书籍如期出版。每一张图片、每一段文字都饱含着奋斗的汗水与成功的喜悦,两本书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部完整的浮梁老体协发展史诗。当它们呈现在大家面前时,完美的内容搭配精美的封面设计,让每一个人都爱不释手,仿佛手捧的是新生的希望。两书迅速呈送到县四套班子有关领导的案头,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充分肯定,他们对老体协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两本书不仅是对过去 40 年工作的总结,更是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两书也很快分发到各乡镇、村,县直各部门,直属各队伍。大家如获至宝,纷纷翻阅珍藏。在后来的 “八个一” 总结会上,这两本书成为了大家谈论的焦点,从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高度评价和认可。许多书上有名有图的人,都渴望拥有这两本书,他们认为这是对自己多年来为老体协工作付出的最好见证。为此,大家要求增加印数,扩大发行范围,让更多的人了解浮梁老体协的发展历程,传承老体精神。
景德镇市图书馆敏锐地捕捉到这两册图书的独特价值,2024 年 9 月下旬,第一时间将其纳入馆藏,为全市文化资源宝库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这不仅是对两本书籍价值的肯定,更是为后人研究浮梁县老体协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来源。
2025 年 2 月 18 日下午,一场意义非凡的捐赠仪式在浮梁县档案馆温暖启幕。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浮梁县老体协主席朱爱民满怀深情,郑重地将《走过四十年 — 浮梁县老年人体育协会组织史(1984 - 2024)》和《瓷源茶乡夕阳红》两册承载着深厚历史与人文价值的图书递交给县档案馆馆长付苏静。这两本书将在档案馆中永久保存,成为浮梁县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供后人翻阅、学习。
一史一册,拿在手上,虽不沉重,却承载着浮梁县老体事业 40 年的风雨历程,凝聚着无数老体人的努力和心血。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精神的传承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浮梁老体人,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为老年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